過去幾年間,環球的央行猖狂地印銀紙,令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被低息的環境寵壞了。借貸容易,利率低企,令波動性降低,資產價格走高,醞釀了更大的風險。現任的美國聯儲局主席,和前兩任的格林斯潘及伯南克一樣,都是容易自滿的人。
過去多年,股價其實是挺便宜的,但以前沒有入市的投資者,現在卻變得貪婪起來,怕錯過未來的升幅。可是,一切可能已是太遲。
美聯儲局總是過分樂觀
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國樓價不會下跌」,可是沒多久樓巿便向下墜落;伯南克曾表示「次按問題可被緩解」,但幾個星期後就出現金融危機。對於環球金融市場人士的自滿,耶倫亦毫不理會,總有一日她會為此後悔。
在過去六年,美國聯儲局和其他中央銀行,都致力刺激借貸、資產價格和通脹,令保守的投資者都參與投機,因為在這大環境下,保守就難以獲得合理的回報。他們盲目買資產,卻不重視長遠的價值。
我發現,最差的投資環境,其實就是當你覺得很易借錢,而且勇於投資的時候。這樣做通常都是錯誤的決定,但人性就是這樣。
搵快錢不現實
目前,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幾乎所有的資產都存在泡沫,沒有明文規定它們一定會爆煲,但機會卻是很大。為何我說它們有泡沫?因為就算用正常的估值標準,也已經無法適用於今天的資產。
在美國、歐洲和香港的公司,增長率只有 10%,股價卻是盈利的 50倍。十年期定息的美國國庫債券,年息只有 2.5%,計及通脹因素,幾乎是零收益。現時,就算利率處於世紀低位,你都需要借為期 100年的按揭,去買一間英國或澳洲的物業。
現在的投資者,投資一項資產,期望在二十四小時內,就有回報。他們企圖跑贏大市和專家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
世界各地都有銀行,因欺詐而被罰巨款,及牽涉資產價格操控和犯罪活動,但投資者還是買入這些股票。其實,部分銀行根本不值得我們存款或投資。
在我 35年的投資生涯中,從未見過不同類型的資產,同時以偏離實際的價值交易。你能否想像,西班牙和意大利債券的孳息,比美國的還要低嗎?又能否想像,希臘的孳息,竟然比它們還高嗎?
所以,投資之前,還是好好做功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