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抒情


一、 抒情界說


顧名思義,抒者,發也;情者,有所感也。

從生活世界的角度看,「抒情」是一種生命體驗,「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人在不同的境況中生存、流轉,面對不同境況,不同人根據各自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情,以引領自己如何回應所面對的境況。
孟子所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的例子,很清楚說明了「人」(今人)面對「境況」(孺子將入於井)所產生的「情」(怵惕)好作「回應」(不言而可喻──救人)。又例如,交通意外的新聞報導,「一家四口,父母及弟弟走了,留下受傷的14歲孤女,少女一度不知親人已死,仍冀盼著與他們團聚」,讀到孤女說「不要丟下我」時,難免動容。
「情」一方面有其生理性質,形成一種常顯露於外而且有不同幅度的躁動(所謂「戚戚然」,emotion的拉丁語詞根,正是 e 即「外」+ motion 即「動」),一般稱為「情緒」;同時又有其自省意識,形成一對物事的態度,常稱為「情感」;至於持續維持的情緒或情感狀態,則稱為「心境」(mood) 。

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看,「抒情」是一種語言功能,具體體現於語言的「評價性」運用 (evaluative use of language) 之中。



抒情成份與抒情文體


1. 文章中的抒情成份,可以從寬地說,但更常是從嚴地說;從寬說,可稱為具「抒情成份」的文章 (expressive essay),從嚴說,則屬「抒情文體」(lyric genre)。
2. 先從寬地說,文者,「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因此,除了少部份公文或說明文外,絕大部份文章中,作者或多或少總不免表露了他對文章世界中人事物的取態,例如《差不多先生傳》是一篇記事文,但卻見說故事者的態度(套紅者):
  「你知道中國有名的人是誰?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3. 然而,傳統把抒情歸類為文章之一體,不是指稍有抒情成份的大部份文章,而專指「抒情為主」的文章,而抒發情感為主,其實指所抒發的情感較濃、較厚、較烈、較明顯,渲染的方式也較重、較深、較強 較直接的文章。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