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閱讀的結果




閱讀過程的目的或結果,是把由語言構成、以物理方式存在的篇章轉化為可儲存在生物記憶之中的心理表達結構。
篇章中的語言形式是為了給讀者供理解篇章、建立心理表達所需的線索 (Bransford, Barclay & Franks, 1972),讀者理解篇章所產生的心理表達,超越篇章中的語言和語義結構,而與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互相對應,。
這個心理表達結構至少有兩個維度,也就是說,理解篇章主要由兩部份構成 (van Dijk & Kintsch,1983, van Dijk, 1987, Zwaan & Singer, 2003):
一、「篇章格局」(textbase)
把篇章中以小句 (clause) 為單位所體現的內容──以語義學的術語說,則是「命題意義」,一一聯繫起來,最終建構成連貫的整體。
二、「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
根據對世界的知識,把整體、連貫的篇章庫建構成可以想像及推論的世界。
「篇章格局」與「情境模型」是閱讀理解結果的兩個側面,它們關係密切,但不完全相同。對同一篇章,不同讀者都應能夠讀出一致的「篇章格局」,但卻又根據各自對世界的認識,建構出不盡相同的「情境模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